格物物格兩註說 記嘗聞見諸公語
滉少時入成均 時尹先生倬爲大司成 嘗問物格註極處 吐 尹公曰 當云 是 問是謂理之極處 是 自到吾心否 公但曰 非也 不言其所以非之故 每以不能審問爲恨 元判書太初往年 嘗爲余言 昔金大司成老泉 讀欲其極處與物理之極處皆曰 是 後朴瓢道人光佑主金說 而李晦齋復古 則兩處皆讀曰 厓 深以朴說爲不可 朴亦不服 辨爭甚力 李公因歎今人不曉人言意 不可與論學 然三公所以爲說者 則皆不可得聞也 癸丑年間 滉忝爲成均 日知館事 駱峯申先生論此 以 厓 辭爲是 而略解其義 又云 苟知此意 則功效註 雖云極處 是 固亦無妨 因手披傳十章之末而指之曰 假如言讀此書 自卷初至此處 是 無不盡也 豈不可也 滉竊詳申公此語 實得其意 蓋雖曰
極處 是 其所謂到者 依舊只是窮至其極處耳 非謂極處 是 自至於我也 但申公說 亦有未盡者 極處無不到 實謂衆物之極處無一不到之處也 如以傳十章爲大學之極處 則堯曰之末 爲論語之極處 盡心之末 爲孟子之極處 中庸之末 爲中庸之極處 謂此等許多極處 無一不到之處也 今公只以讀到大學一書之極處爲無不到 是爲未盡耳
世傳一釋義云 格物 推吾之知至於彼物也 物格 物之法度自至於法度 此不知何人說 而元太初云 金老泉說類此 滉謂金公號精於經學 恐不知如此之謬 蓋推吾之知 乃致知事 今以言於格物 已爲非矣
謂理爲法度 尤所未喩 而謂自至於法度者 卽極處
自無不到之意 而謬則益深 若金說果如此 而朴公主之 宜乎李公之不以爲然也 但物格註 吐 如申公所釋之意 則或 厓 或 是 兩無所礙 李公必欲幷此處 去 是 而取 厓 此則微似太執耳 申公又曰 李復古云心到極處 此說非也 若謂心到則是已涉知至 非物格也 元公亦云 李公謂我到極處 非也 愚謂窮到極處 固心也我也 然說著心到我到 便有病 只當云窮到極處 可也 志意之論 昔年往復盡之 今詳所論 大槪公得之 但二字道理 元來不相統屬 不相首尾 何可分先後耶 本不當分而强分之 故往往未免有少費力說處 或先或後 當隨事各作一道理看 可也
費隱 以道言 乃形而上之理也 以其顯而言則謂之費 以其微而言則謂之隱 非有二也 故曰體用一源 顯微無間 若以形而下者爲費 則豈一源無間之謂乎 禹景善亦以太輝說爲是 引本節小註朱子說爲證 此誤看此段說而云云也 詳朱子意 非以形而下爲費 因或人所擧形而上下兩言而言 故先說形而下者之廣 而乃曰 形而上者實行乎其間 而無物不具 無處不有故曰費 則其說形而下者 正所以爲說
形而上者設耳 實非以費字當形而下之物也 亦如章句解天命之謂性處 先言陰陽五行而後 乃曰理亦賦焉 今豈可因此而說天命之謂性 亦爲氣乎 近趙士敬持示草本一紙 乃滉往年妄報來書論格物等說也 其中論費隱處 引體用一源 顯微無間之
語一段 今更詳之 有未穩 故改之曰 費隱 子思朱子旣以道言 皆是形而上之理也 以散在之廣且多言則謂之費 以無形象可見言則謂之隱 非有二也 若以形而下者爲費 則是分道爲二 而認其一端以器當之 其可乎 禹景善以下 如舊不改
又按道不可離章 或問所論龜山楊氏無適非道之說云云 今專以形而下爲道之用 則便是以衣食作息 視聽擧履爲道 而不知其義理準則之爲道 豈子思朱子之意乎 故語類中朱子諸說費隱 皆以道字理字言之 其中一段 雖云費是形而下者 隱是形而上者 而其下答或說曰 這箇也硬殺裝定說不得 須是意會 可矣 以物與理對言之是如此 只以理言之是如此 看來費是道之用 隱是道之所以然而不可見處 此段首說 略似太輝說 其末終以理字道字結之 太輝必欲偏守餘意之一說 而不用元來不易之本義 誠不可曉也 盧寡悔說如彼 切恐所見有差誤處 深可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