인물
문집
서원
누정

 

문집편 -健齋逸稿 -

 

 先府君遺事(男 晉慶)

皇明世宗皇帝嘉靖三十二年[王明宗大八年]癸丑十二月二十八日 先君生于海平縣古谷坊之第庚申八月二十一日 先考生員公曓卒 時先君甫八歲 出遊門外 猝然聞訃 驚奔號擗 三仆于地 執禮行素 人皆稱服 幸酉 祖考龍巖公授小學 該逹文義 敬佩不釋 公愛重之曰扶持吾家者 必此兒也 壬戍 遭龍巖公喪 從仲父居廬 晨昏定省 不廢慈闈 甲子 就學于甘文李上舎仁壽 獨處冷齋 恪遵師訓[上舎龍巖公女婿 於先君 爲姑母夫也 ] 穆宗皇帝隆慶三年[宣祖大王二年]己巳 時崔松亭[應龍]除安東府使 先君亦嘗歷遊松亭 勸課士子 文士以飛翰摛藻相尙 先君所製皆自性情中出 不與人爭其文華
庚午先君徃謁退溪先生先生見其頴悟最加重愛 先君問曰先生嘗評松堂白鹿洞規解 頗有不滿之意 小子未詳其意 敢問先生曰 白鹿洞規解 言忠信行篤敬懲忿窒欲 乃初學工程而松堂添入顔子問爲邦及參乎吾道一以貫之之兩端 爲邦之道一貫之旨 豈初學之所知也 先君曰然則小學 亦初學工夫而首言元亨利貞天道之常 仁義禮智人性之綱 天道人性 非初學之所知也 人生入歲 從灑掃應對上做工夫 至于大學 竆理正心然後 方可上逹天理則規解之引爲邦一貫 無乃倣此乎 先生愕然驚異 徐曰子言然矣 然小學之首言天道人性 與此有異人雖初學 不可不知本然之性 性之德 原於天 此小學之欲使學者 知性之固有而涵養本原也 至於爲邦 制度之大者 一貫 聖道之妙處 此豈初學循序漸進之功也 先君又拈出近思錄疑難反復 先生誨諭丁寧 先君出 先生目送之 其後簡于松亭曰朴秀才 資質頴悟 龍巖 其有孫矣 ○未久先生氣度不寧 歸調本宅 每言曩在山舎 得見朴秀才 若同處講學 庶有相長之益而老物 㥘寒歸家 竟違所懷云 [此崔訒齋聞于松亭而記送] 辛未 遊盧蘇齋先生門下[有答問而逸其稿] 壬申 聘夫人平壤趙氏[引儀仁復之女] 神宗皇帝萬暦二年甲戍 子弘慶生 丙子 以祖母命赴漢城別擧 不利於覆試 自是棄擧業 發奮爲學 勵志刻力 夜則懸䯻以警睡 母夫 人憂其生疾 一切禁抑 ○子亨慶生 戊寅 重修明鏡堂 左右圖書 杜門靜養 日與親戚 逍遥自娛 東南搢紳遠近同志 無不 就訪而信㝛 [時 玉山張旅軒 鄉友盧景佖 崔山立 日日相從 安東枊公雲龍作宰仁同時 每歷訪 其餘交友 玉山張天翰 金宗孝張悌元源源遊從 ] 己卯 子履慶生庚辰 鄉人慕龍巖公德義仁孝 聞于朝遂 命旌閭 崔松亭撰碑隂 先君書之辛巳 子晉慶生 乙酉冬 家熾酷癘 先君先嬰此患 苦劇中 先妣喪出 扶起歛殯 不錯情禮 又侍母夫人之病 嘔血累日 至不省人事而親執湯藥 嘗糞甘苦 及其殁也哭擗哀毀 頓絶獲蘇 泣血之餘兩眼幾至失明 踰朞而愈 服闋後 久處廬次不忍就正寢 族人咸曰某旣喪主饋 又罹㒺極之痛 能盡孝於遘癘之中 豈非神明所扶耶 ○時省母夫人所用巵匜之屬 輒失聲悲號 家人封置手澤所及之物 不得開閉辛卯三月 聞忠州外舅喪 爲位而哭 ○七月 往奠于外舅喪 子弘慶亨慶履慶從焉 ○冬 往逹城訪徐樂齋思遠 壬辰四月 倭賊充斥 先君先奉神主 埋於屏地 次收先世書籍 蔵于巖穴 以此俱得保於兵燹中 孤哀等至今覩先世手澤者 豈非幸也 當時賊兵各據州縣 焚掠閭閻 深蕩山野 人皆晝㐲夜竄 蒼黃㒺措而遇忌日則必掃淨地 親具饌奠以薦如在之誠 乘輿播越 生民魚肉 乃共鄉正字盧景任 間道通諭士子 倡義募兵 以討賊爲急 據險邀擊 有所斬獲 以此往來之賊 不得肆 一方避亂之人 多賴焉 大駕至龍灣 以罪已之敎下于本道 先君奉讀之 感淚如㳘 ○事繼祖母極其誠 孝 平日繼祖母在季父家 晨夕之省 必具酒饌以進 至於時節則又供便身之物 無不僃焉 及其臨亂 負輿竄伏以免兵禍 ○挈眷避亂于聞韶地山齋 時兵火孔棘 饑饉荐臻 大家世族 無不顚仆於路 先君懲目前之變 預措救荒之資 乃勅家屬幷日而食 操履益固 不以飢餓動心 癸巳正月丁繼祖母憂[時在安東道只村]○三月先君患濕 兼得酷痢 危苦 適張先生自龜智村歴訪先生 亦在衰絰中 數夜聯枕 討話亹亹㤀疲 ○夏五月聞天兵大至 賊盡南下歸石底弊廬 勸課子弟臧穫 及時耕讀 奉几筳朝夕之奠 稱其有無 秋返古谷舊基 翦除荊棘掃滌廟庭 以修葺先業爲務 然 家舎盡爲灰燼 村落没於蓬荻 生者相食 死者委骨 傷心慘目 有不忍言者 ○還石底 張先生又歴 訪 ○季父自安東來古谷 衰絰飢困之餘 重患泄痢 十餘日遂至不救 叔母從弟一時俱痛 相繼喪逝 先君盡脫衣服 艱僃棺具 極力歛葬甲午 奉遷繼祖母權厝 遠道艱關親自扶柩 所過 知舊咸致奠賻之物 葬于上林 乙未 春先君患濕病篤 一日謂孤等曰玉山張某 吾友人也 吾死之後 汝等往從之 ○先君外家蕩没於亂初 先君收葬其四五喪于先塋之側 僃盡情禮 有一四歲兒鞠養於老婢 無所依托 先君攜來撫育曰此兒存 吾外祀不絶矣 ○秋先君與張先生 共浴于青松椒井
丙申 先君寡偶恆抱惄如之情 春張先生棄報恩 挈眷來寓 常對一室 討論不輟 朝夕蔬食共案者至七八朔 冬 先生移寓于聞韶龜智村 先君遣晉慶從之 手冩朱文公貽長子書 令佩服焉 丁酉 先君自念賊勢日劇 遠避無所 常鬱悒不樂 每想張先生 㴱入而時 各邑清野入城之令 甚嚴 居民不得自由出疆故 先君貽書玉山倅李輔軍威倅李奎文 詳探賊勢以資避向之計 九月 猝然遇賊 不屈遇害 [時 賊兵爲天兵所逐 晝夜遁還 道路阻隔 先君依本府柳澈陣下 曉頭賊火遍山 一陣奔潰 賊見先君衣]冠之異 凡謂之軍帥 脅迫之 先君罵不絶 ○終罹凶禍 嗚呼尙忍言哉尙忍言哉 不肖孤抱此竆天之痛 忍生天地之間 尙保餘生 徒切腐心而已 ○賊作窟於釜山浦而天兵百萬 一時大敗 瘡痍之卒 逃散之兵 晝夜彌滿道路 刧掠村閭 人無朝夕之慮 勢不能安頓守殯 千月 葬于赤林先壠之側 辛坐之原奉几筵入宣城 先君志氣堅定 處事精密 雖値逆境 必從容靜而理之 不以自外至者 爲欣戚故 體若不勝衣而其立心制行 有不可奪者焉 常以禮律身 凡嬉笑俚近之言 未嘗出諸口 勢利榮逹 聲色遊宴 淡然無所好 常在調病中 雖嬴悴之極 矝持之念 少不惀弛 病或少間則必合眼靜坐終日 執志如金石 平生無苟合於人 交遊中 有戲狎不敬者 待之以禮故 不惡而嚴 隣里或有相較者 推而與之 不與爭其曲直 平居以莊敬自持 無疾言遽色 端嚴明瑩 見人邪正 莫敢匿其情 對人只談古今事蹟 人之是非長短 未嘗出諸口 心無偏繫 情不泥著故 事循其理 物用其誠 罕出門庭 足跡未嘗入官府 若有公事則輒以疾辭 所與相從 只數三友而已 嘗曰吾遊永嘉時風度逈秀者 南義仲 不幸今者亡矣 自少嘗手書責成於已 聽命於天 八字付壁顧省 又書眼大乾坤小 心高岱岳卑 會融千古意 寒水月㪅奇之句 以寓心期 誨人以安肆爲戒 嘗戒子弟曰幽獨之中 人所昜忽 用功最難 爾等愼勿自欺 與從弟成一友愛相篤 日夕不離 嘗謂曰男子守己 至死不變 彼徇利害而貳行者 可哀也已 奉親三十餘年 承顔順志 務盡誠敬 平生叱咜之聲 未嘗及犬馬 甘旨之奉溫清之節 咸適其宐 造次無違 其祭祀也 沐浴齋戒 酒饌必親執 朝夕奠謁祠宇 出入亦吿 朔朢則奠 遇忌悲號 或以疾患不稱情禮則不豫之色 終日不已 其敎子弟 使之食必同器 寢必同衾 以篤友愛之情 或有過則撻楚 甚則對案不食 以致感悟 吾家世業稍多而先君 性不喜華靡 衣服食御以儉素爲主 至於營辦 未嘗挂於心 於人 施與有節而尢致勤於昏喪 春夏之間 親族 待而擧火 吾家在族宅之中 歲時佳節必設酒饌 令門中男女 聚會一堂 以講敦睦之義 以此族親雖衆 終無間言 或同宗異姓之遠族 貧餒無賴者則畱而恤之 衣服食事稱其情義 勸以立揚之意 至於赴試 亦措給茟紙及路資 無不優焉 凡遠祖外家代盡墳塋 歲久頽廢 幾不記識之地則必竪短碣 手自題曰某公某氏之墓 使不至泯滅 如別侍衛崔公直長河公之墓碣 皆先君之所立也 [崔公之墓 在古谷之後 河公之墓 在新谷諸宮山麓 妙光山 又有外先祖之墓 而因亂未及措竪 故每切傷恨 ]常念一善名賢事蹟 泯没 裒錄聞見 幾就篇秩而經亂散失 其後從叔收拾餘緖 與上舎崔[晛]丈參考往蹟 以成梗槩 後崔丈竟準其業 今所謂一善志者此也


 

돌아가기

Copyright ⓒ 2004 국제퇴계학회 대구경북지부(한자박사 편) All rights reserved.